增速持续放缓、经营悲喜交加是近几年来小额贷款公司行业发展的真实写照。数据显示,今年7月,账面亏损的小额贷款公司数量达到了3694家,行业中仍有超过四成的公司处于亏损状态。
为应对行业新的发展趋势,一部分小贷公司将传统小微信贷模式进行到底,继续扎根偏远县域,深挖当地普惠金融需求;另一部分则在互联网技术与金融科技的影响下,开始向互联网小额信贷转型。
仍在低谷?小贷行业略有回暖
今年以来,小贷公司行业步入了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并有回暖迹象。官方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7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8649家,同比减少1.7%,较顶峰时期的8965家减少316家;贷款余额9633亿元,同比增长3.5%,并已连续5个月保持增长,行业注册资本为8231.72亿元。
而在7月份,全国净增6家小贷公司,其中新设49家,退出43家,从业人数小幅下降至10.79万人。
从31个省市的数据来看,行业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情况有所改善。江苏、辽宁、吉林的小额贷款公司数量位列前三,分别为628家、554家、542家,三个省机构数量约占全国总机构数量的20%。分地区来看,东、中、西部地区小贷公司数量分别为3239家、2447家以及2963家。
从贷款余额的规模看,甘肃、陕西、贵州、广西、青海、宁夏、新疆、西藏8个西部省区的小贷公司贷款余额为1270.1亿元,较发展顶峰时的2015年同期有小幅增加,而东部的上海、江苏、安徽、浙江、山东、福建、广东、辽宁8省市的贷款余额为4220.72亿元,较2015年同期有所减少。
尽管小贷公司行业在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优化资源配置、缓解“三农”和小微融资难融资贵上是一条有效的途径,但近年来传统小贷的发展与高峰时期相比愈发艰难也是不争的事实。当下,传统小贷公司业务扩张速度从前几年的翻倍增长,已降至增速不足5%。机构如何可持续发展,如何突破自身融资瓶颈,如何借助信息与网络技术优势实现发展的“弯道超车”,是摆在行业面前现实且又急迫的难题。
业务转型?坚守传统模式或走向互联网
在政策层面,去年开始,《关于小额贷款公司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与《关于促进扶贫小额信贷健康发展的通知》相继发布,进一步为小贷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
在行业转型发展的十字路口上,小贷公司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与未来发展目标,走向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在P2P网贷平台冲击与优质客户稀缺的双重压力之下,为扩大业务开展区域,小贷行业中的不少机构开始寻求向具有跨区域经营与互联网技术优势的网络小贷转型或发展。
在重庆、广东、江苏等地区放开了网络小贷试点后,西藏、内蒙古、广西等中、西部省市也相继出台指导意见,规范引导网络小贷业务的开展。
根据盈灿咨询的统计数据,截至2017年7月底,全国共批准了153家网络小贷牌照,包含了已获地方金融办批复但未开业的公司。
在一部分业内人士看来,传统小贷必须向互联网小贷靠拢才能继续生存。
不过,行业中仍有一大部分小贷公司坚持以传统的IPC(信贷员)小微信贷模式或是孟加拉的熟人社会圈的信用互助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分层次地探索应用互联网技术提升审批放款与信用审查效率,来更好地服务本地区金融资源尚未触及的社会弱势与残障群体。
如火如荼的消费市场为消费信贷的发展提供了良机,这也反映在了小贷行业的数据上。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7月末,小贷公司经营性贷款余额8599亿元,同比下降了2.1%;消费贷款余额970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10.1%,同比增长99.2%。
如何造血?拓宽外源性融资渠道
小贷公司尽管以普惠为理念,以做好精准扶贫与帮扶小微为发展目标,但商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事实上,小贷公司的经营成本远高于其他金融机构,其主要的一个原因便是资金成本较高,为此,在机构的商业可持续发展上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众所周知,小贷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为自有资金,而从其他机构融入资金或者中长期借款等外源性融资占比较低。据《中国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报告(2005—2016)》显示,小贷公司行业平均外源性融资杠杆率约在10%左右。
当然,外源性融资比例较低,行业的风险外溢性也相对较小。不过,缺乏多元化、稳定且低成本的外源性资金支持,对于公司的经营来说,并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从7月份的行业统计数据来看,行业外源性融资较去年同期明显增长。数据显示,7月份全行业新增外源性融资55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61亿元。其中,从银行融入资金增加了0.3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经济步入新常态,行业监管政策限制与收紧,在曾出现“挂牌潮”的新三板脚步则有所暂停,部分已挂牌的包括了三花小贷、通源小贷、通源小贷、佳和小贷、中兴农贷在内的小贷公司因经营不善陆续摘牌。
尽管在新三板受阻,但行业仍然持续在资产化上发力。小米小贷于近期陆续发行了5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总累计发行规模已达到27亿元。
在融资层面,上述报告也建议,加快推进相关立法工作,从政策层面提高小贷公司的融资杠杆率,拓宽融资渠道。
|